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新石器時代斯堪的納維亞人口為何減少?最新研究稱遭鼠疫重創 究稱之前提出過不同解釋 正文

新石器時代斯堪的納維亞人口為何減少?最新研究稱遭鼠疫重創 究稱之前提出過不同解釋

时间:2024-11-24 11:21:0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百科

核心提示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古基因組學論文顯示,反覆暴發的鼠疫或導致了新石器時代歐洲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人口的減少。該研究通過對100多名個體的古DNA分析揭示這些新石器時代農民的命運,並再現了他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古基因組學論文顯示,新石新研反覆暴發的器時鼠疫或導致了新石器時代歐洲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人口的減少。該研究通過對100多名個體的堪的口為古DNA分析揭示這些新石器時代農民的命運,並再現了他們的納維親密家庭生活。

據論文介紹,亞人疫重校正年代距今5300-4900年間,何減歐洲許多地方在新石器時代發生人口驟減,少最這也被稱為「新石器大衰退」。究稱之前提出過不同解釋,遭鼠包括鼠疫,新石新研但一直不清楚早期疾病暴發是器時否導致了大規模流行病,還是堪的口為只是小規模的獨立事件。

在本項研究中,納維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亞人疫重丹麥哥本哈根大學Frederik Valeur Seersholm、何減Martin Sikora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分析了108名斯堪的納維亞新石器時代個體的古DNA,這些個體跨越了6代人,分別來自瑞典和丹麥的8個巨石墓和一個石棺墓。研究表明,散播鼠疫的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曾大範圍傳播,在至少17%的測序個體中被發現。

研究分析顯示,鼠疫至少在社區中發生了3次不同傳播,時間跨度為120年左右。前兩輪傳播規模小且可控,但第三輪傳播的範圍更廣。早期鼠疫菌株還含有毒力因子,這在之前的鼠疫桿菌中未發現過,或具有潛在致命性。

論文作者指出,綜合來看,這些證據表明此次早期鼠疫有潛力引發大規模流行病,並且反覆出現的流行病可能對「新石器大衰退」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本項研究還揭示了斯堪的納維亞的新石器家庭生活:4名男性被發現有多位有生殖力的伴侶,但沒有發現女性有多名伴侶的情況,這提示了當時的父系社會結構;另有一名女性被發現和她的兩名兄弟葬在不同的墓,說明女性有時會移動到鄰近人群建立她們自己的家庭。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 宋得書